——乌拉特前旗文化特色撷英
乌拉特是能工巧匠的统称。乌拉特部落迁徙到现在的区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文化形态受当地社会背景影响形成了乌拉特独特的风格文化。在乌拉特前旗,处处都能感受到乌拉特文化的氛围。
乌拉特蒙古族民俗
乌拉特蒙古族民俗,主要有“腊月二十三祭火神”、“祭敖包”、“祭山神”等几项内容。这些内容虽说是蒙古族的共同习俗,但是具体步骤、意义、讲究有很大的不同。
腊月二十三祭火神。全蒙古族在腊月二十三祭拜火神是从元朝开始,传说中的火神上天汇报一年的情况举行欢送仪式。乌拉特地区祭火神活动带着很浓厚的宗教信仰,其讲究和步骤完全按佛教说法来完成。欢送祭拜火神,用最好的可口的肉食上供,请求上天汇报自家的好,希望来年保佑全家,风调雨顺、牲畜兴旺、吉祥如意。古代多用整羊来祭拜火神,没有复杂的忌讳,整个过程很简单。后来用羊的前胸来祭拜。乌拉特地区多是用大羯子羊来祭拜,而且因为盐火不容。那一天的肉锅里面不许放盐,只是以奶食品为主料。然后邀请喇嘛到家里念诵“火神经”,男主人也可念诵。祭火神之前所有人家都要把院里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尤其是炉灶要整理得干净整齐,再把羊胸叉上面的肉包在麻纸里面,搁放一些包肚油、松树叶、白酒及奶食品、枳机草、砖茶等。之后全家人围坐在炉灶周围,由女主人端着包好的祭品,在炉灶大火上面来回转悠,由喇嘛在一旁念诵火经。大约要持续一个半小时,祭完就可以吃喝了。自家吃饱喝足之后,在邻居和亲戚之间开始敬送一盘子肉粥,互相品尝评价彼此,若谁家的肉肥、油大,谁家来年就要过得很滋润了,整个过程细致要求严格,足够忙乎一整天,这就是乌拉特蒙古地区的过小年了。
乌拉特民歌
乌拉特民歌是乌拉特人民创造出来的乡土文化,古老蒙古族民歌的百分之八十产生于梅力更庙一、二、三世活佛之手,其中三世活佛罗布桑当毕扎拉僧(1717—1766)是著名的作家及传教圣徒,创编了大量歌词、歌曲,以长调民歌为主,高亢嘹亮,热情洋溢,节奏缓慢,抒情味浓,其内容以祝愿、赞美喇嘛僧徒、达官贵人、父母恩德、赞扬拥护祖先英勇的精神为主。代表作有:《三福》、《巍峨山上的红柳》、《成吉思汗》,大部分歌曲其内容带着很深的哲学理念。用佛教说来教导人们具备崇德、崇善、崇尚的思想境界。《三福》长调是乌拉特最古老的第一首歌曲,自古形成了在任何宴会都得唱和必须唱的固定模式。另外一小部分是民间有口才的人即兴发挥出来,都带着一定的背景故事。
乌拉特传说
乌拉特传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最古老的传说围绕在阴山前后及各大庙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事实基础、有具体地点。如《阴山脚下的传说》,即成吉思汗的胞弟哈萨尔宝古德和他的哥哥由于误会产生矛盾,被圈在石井里面达一年多的故事,乌拉特传说之所以特别,就在于有实地基础,与佛教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说,一方面它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了解到佛教流传圣地的特殊神奇和宗教信仰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地位。
“爬山调”
“爬山调”也叫山曲儿,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出来的歌谣,妇孺老幼都能唱。前旗山曲儿融合了浓厚的河套风味和草原气息。
有赞美生活的:
朝阳阳开花面迎东,政策对头得人心;大锅吃饭油花花少,小锅吃饭油花花飘:下地等不上鸡儿叫,收工就怕阳婆落;生产责任制就是好,打下的粮食吃不了。
有传播爱情的:
二套牛车拉白菜,小妹妹坐在车辕外;半后晌的阳婆倒在西,全村的人才就数你;叫一声妹妹你放心,我心里再没有第二个人。
有歌颂党的领导的:
乌拉山高来卧羊台低,旧社会穷人受人欺;山丹丹开花六瓣瓣红,共产党领导咱翻了身;胡麻开花一片片蓝,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2007年,前旗“爬山调”被审批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上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6月被列为国家级保护项目。
蒙古族民歌
乌拉特蒙古族民歌在1840年以前称古典民歌。梅力更庙的一、二、三世活佛曾陆续创作130多首,在蒙古族中流行。其中大部分是宴歌。宴歌是在举行各种宴会上郑重其事唱的礼仪歌,也叫“宴席歌”。爱情歌叫“花歌”,也叫“红火歌”。梅力更庙第三世活佛创作过很多民歌,其中《半圆的月亮》抒发了思念故乡歌颂父母的情怀,打动了无数的人,在民间流传很广。1840年后至1949年前的乌拉特民歌称近代民歌。这一时期民歌比起古典民歌在内容方面有很大的拓展,有祝福、赞颂、教导、劝谏、记史、祭奠等,又有歌颂家乡的山青水秀、祖国山河的壮丽,缅怀父母亲人,反帝反封建、争取民主等内容。
(据《巴彦淖尔日报》2010年3月5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