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联概况 文艺动态 文艺协会 基层文联 文联报刊 作品展示 名家风范 河套文化 通知公告  
 
  闫纪文  
发布日期:2009-02-04  
 

  闫纪文祖籍河北省藁城市,大学文化,副编审,历任巴彦淖尔报政文部主任,巴彦淖尔盟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副书记等,并曽任兼巴彦淖尔盟政协委员、内蒙古文联委员等社会职务,并获得巴彦淖尔盟优秀新闻工作者、内蒙古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等。
  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已30余年。有文艺评论、散文等各类作品散见于中央和地方报刊。其中两篇文艺评论、一篇报告文学分别在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评奖中获三等奖。学术论文《浅谈报纸副刊编辑的新闻意识》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第三次学术年会获三等奖,并被《新闻论坛》等学术期刊选发。参与的音乐专题艺术片《乌拉特,我的摇篮》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内蒙古电视台播出,并获内蒙古台蒙文节目三等奖。在中国作家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远方出版社、内蒙古音像出版社等出版过个人专集、多人合集等多部。其中主要有散文集《跌宕人生》《我的河套》《内蒙古散文选》,纪实作品集《绿色的浪漫》,音乐光盘《内蒙古民歌精粹作品选辑》等。歌曲《草原》(闫纪文作词,韩永亮作曲)先后获得内蒙古建设文化大区征歌大赛二等奖、全区五个一工程奖等,并被选入教育重点工程《中国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曲目》,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金铁霖作序。歌曲《遥远的乌拉特》(闫纪文作词,廉信作曲)分别以音乐磁带、光盘、书籍等多种形式出版,并获得好评。
  近年致力于网络文学的研究和创作,撰写了大量有关网络写作等理论文章和创作了一批小说、散文、杂文等文学作品。理论文章主要有:《我看网络散文》系列、《如何增强散文的韵律之美》及《闲话现代诗的韵律》等。有的已被作为教学辅导教材。其中《不朽的德富芦花》被各类教育机构作为中学生德富芦花作品教学的重要辅导材料,被广泛应用。文学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那个飘雪的冬天》《穷人》等,中篇小说《男人的森林女人的风》《权力空间——发小侯三傻的一些事情》等多篇,文艺随笔《文学作品不能遗忘大自然》《杨丽萍——永不迷失自我的舞者》及杂感“小语”系列。有些产生了较大影响,被地方报纸转载。
  被收入《中国当代文艺家传集》等辞书。
 
 
 
 
 
聚焦文化热点(四篇)
 
 
原生态唱法是一个模糊概念
 
    文化领域里说的原生态,是借助于自然领域的一个概念。在音乐领域,又衍生出了原生态唱法的概念。一提原生态似乎就有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和神圣感,提倡原生态,就像说绿色食品一样,在提倡纯净无污染。今年央视青年歌手大赛,除了民族、美声、通俗唱法之外,干脆加上了原生态唱法,因此也吸引了更多人的眼球。 
     原生态,顾名思义就是最原始的形态。那么,什么才称得上最原始的呢?这就有了一个时间上的界定问题。我们对原生态唱法至少有两点应该搞清楚:首先,对演唱的歌曲内容在时间上应有个明确界定。那么,演唱的内容究竟以近现代史的分界为界呢?还是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为界?或更早呢?一直致力于民族唱法研究的专家田青教授说过:“真正的民歌是人民创造的,是找不到原作者的。”这就说明白了,原生态的作品至少是让人记不住创作者名字的作品。那么多长时间才能忘记作者呢?譬如《东方红》《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等等,不管你承认与否,它们已都是民歌了,如果因为它们的作者没有被人们忘记,就不能算民歌的话,那他就自己又否了自己 ,因为原生态唱法的代表阿宝,就一直唱着《东方红》。这支歌的词作者——那个陕北农民李永源,人们肯定还都记得。就是阿宝最拿手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是经过加工的。就凭这,阿宝怎么能归入原生态唱歌手呢?其他所谓原生态歌手几乎和阿宝一样。这样,就没有原生态的东西了。二是原生态的演唱技巧也得有个时间界定。 究竟是民国时期的唱法是原生态的呢?还是唐代或什么朝代的演唱属于原生态?阿宝的唱法到底应该归入那个时期呢?  
    原生态唱法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恐怕没人能在内涵外延上做出准确的阐述。因此说,它是一个非常模糊的不值得提倡的概念。再说,任何艺术都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一直保持它当初的状态,而这恰恰也就是艺术生命力的所在。田青先生也恰恰忽视了事物变化的这个规律,他说了,比如你唱长调,用长调的曲调,用蒙古语唱,用马头琴伴奏,可以叫长调。如果说我改成其他的语言、唱其他的事情、改用电子琴伴奏,不是不可以,但那只是长调风格的创作作品,而不是长调民歌。说得很可笑。按他的观点,现在京剧的演唱形式和表现手段已经比它诞生时丰富得多了,难道今天就不能再称之为京剧吗?如若用汉语表演莎士比亚剧,就不能称之为莎翁的剧了吗?如果这样看问题,一味强调原生形态,国人就真的只能同吼一支歌了,那就是“断竹,续竹,逐土,飞肉” 。这大约是我们今天都承认的最早的民谣了。
     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尽管这样模糊,但今天提出来也有必然性。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港台通俗唱法风靡大陆时,就有人提出西北风、东北风的概念来与之抗衡,这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一种免疫作用。现在提出原生态,和那时候一样,其实质都是民族文化对其他文化蚕食的一种抗争。不过,即使如此,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把概念搞得明确些准确些为好。
    同时,也从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爱好一直呈多元化趋势,文艺理论上的名词也就不停地涌现,不停地翻新,搞得光怪陆离,令人眩晕。原生态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我们以前一直提民族民间唱法,其实,今天说的原生态唱法,从很大程度上说就是民间唱法,只是让人把概念弄得时尚了模糊了不好懂了。尽管民间唱法这个名词有些老土,但它既兼顾了艺术的原生形态,也显示了它的发展变化,因此说,这个概念才是最科学最明确最准确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词汇也都有个不断消亡和生成的过程,我们同样不能抱残守缺。所以说,可以用原生态唱法这个概念,各个年龄段的人也能接受,不过,现在对它的内涵外延的精确界定,已是当务之急的事儿。我们不能使它仅仅停留在一个口号的状态。
                                  2006年12月6日
 
  (后记:此文在网上发表后月余,笔者从媒体上看到,阿宝申明,自己不是原生态唱法,唱的歌都是经过加工的。同时,在去年的央视青歌赛上,田青先生提出:民族唱法可以改叫中国美声唱法,原生态唱法可以叫做中国民族唱法。 )
 
 
文学作品不能遗忘大自然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文章中应有鸟语花香》,感叹当代缺乏描写大自然的文学作品。读罢,颇有同感。的确,从当代作家的作品中,很少听到悦耳的鸟语和闻到醉人的花香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离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山野、田园的迷人风光对于我们愈发陌生。打开一本书,翻开一篇文章,满眼都是水泥丛林中的焦虑,浮躁,那种悠悠的宁静的大自然气息,正在被淡忘,也变得越来越奢侈了。
  我们的作品遗忘了大自然,是因为我们作家的创作视线离开了大自然。我们一些人的写作状态就是,坐在计算机前,敲打着键盘,缺了什么资料,就从网上搜索。0.00几秒,便可得到自己所需的一切。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创作空间里,闻不到泥土青草的气息,创作思想便如离开泥土的植物,只能日渐枯萎,缺乏生气了。有人即便表现大自然,也是纸花塑料花,自然没有了那种鲜活感人的生命力。
  现在的现状是,有很多作家对表现大自然没有兴趣。他们整日窝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描画内心风景。内心的那点资源由于过度开采,也几近枯竭,于是便作苍白的无病呻吟。
  我同意那篇文章中的一个观点,即近半个世纪来,我国没有作家能把大自然写好。这话不是耸人听闻。在当代作家的作品中,我马上就能记得起来的作品,只有哲中描写塔克拉玛干的散文集《一个神秘世界的见闻》《大漠的歌》、冯骥才的《珍珠鸟》等极少的篇什。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扩张,我们的山林、田野、草原正在一点点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与此相照应的是,我们的大自然创作题材也越来越匮乏,大量作品的题材只是囿于办公室、家庭等等狭小的生活空间。
  现在,我愈发怀念那些把一生都来表现大自然讴歌大自然的中外文学前辈。读读普里什文,是一种扑面而来的森林的潮润,一滴水珠,一条小溪,一片树叶,都滋润着人们的记忆。读读德富芦花,原野上花草的淡淡气味,幽幽的也染香了人们的生活。读读小石潭记,读读荷塘月色,读读我国古往今来无数的情景交融的诗词文章……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池一石,在他们的笔下,无不光彩熠熠,无不没有灵性,无不给我们的思想以营养和滋润。就是这些以表现大自然为己任,把一生都用来讴歌大自然的文学大家,用自己清新的文字,为一代又一代人创造着精神上的美好生活氛围。
  今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距离大自然已经愈来愈远了,如果在文学作品中也看不到鸟语闻不到语花香,那真就称的上是人类的悲剧了。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市场导向问题。我们有些出版单位金钱至上,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迎合而不是引导文化消费,因此也就培育了同样的有点畸形的文化市场。这种状况的确让人担忧。
  但是,不管身处怎样的生活环境和创作环境,作家都没有理由不去表现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没有理由不去描绘我们借以栖身的大自然。我们期待着在更多的当代作品里欣赏壮丽的山川,纵马清新的草原,领略神秘的雪域高原和大漠塞风,感受清亮的小溪和深幽的山林,听小鸟啾啁,闻百花飘香……
  作家们背上行囊,迈开双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体验去发掘自然之美,向广大读者呈现出更多的以大自然为表现题材的优秀作品。
  我们期待着。
                     2008年5月29日7时58分
 
 
“为小提琴涂漆”——田青先生的一个荒谬比喻
 
  昨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先生作客央视,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遗憾的是,我只听到了谈话的后半部分。但是,对他的观点倒是听清楚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谈发展,否则就是无知。我毫不掩饰地说,这是一种很落后的观点。
在谈话节目中,田青先生得意地讲述了自己经常引用的一个故事,以此嘲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谈发展的观点。这个故事出自冯骥才的小说。大概情节是说,一个人在一家店里看到一把意大利小提琴,提出要买。店主觉得这把琴太旧,便做了清洗,并重新涂了漆。就这样,他自作聪明地毁坏了一件珍贵的文物。
  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上讲,无疑是典型的,但是把它拿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去认识,就荒谬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各自的特质说,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件实物性的文物,从它一诞生,就决定了自身的不可改变性和不可再生性。 比如一只青铜鼎,从它被生产出来就决定了自身的材质形状。即使过几千年几万年,也必须是这样的。如果有人为它翻新,那无疑是一种毁坏行为。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非如此。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它们产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它是一种活化石,既有化石的特质,也是变化的。我们只能把它的某个阶段的存在形态确定为“文化遗产”。把小提琴涂漆的故事放在这里,显然是不恰当的!
  我在《原生态唱法是一个模糊概念》《田青先生的谈话是对中国民歌发展的误导》、《原生态唱法是一句应当剔除的口号》等文章中,已经从民歌保护的角度,明确地阐述了自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的观点,建议大家阅读,这里就不赘言了。此外,田青先生把现代社会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立起来,甚至在谈到少数民族服装时,颇为感慨地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们贫穷(大意)!一种非常让人无法接受的观念!难道我们保护文化遗产意识的增强,不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吗?总之,田青先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的观点,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意识。这种陈腐观点如不改变,就会误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007年6月19日
 
 
为设立中国汉字节呐喊
 
  最近,作家蒋巍倡议设立中国汉字节。他并非提此倡议的第一人,早在2005年,辽阳市一位政协委员便呼吁过设立汉字节,并在媒体上引发了一场讨论。去年7月,山东一位网民根据传说中汉字发明创造者仓颉的生日是在农历三月二十八,建议把这天确定为中国汉字节。去年10月,中国(孝感)汉字节在湖北举行,包括青年写感恩信、书法大展、万人笔会等丰富的内容。此外,台北也举办过汉字文化节。毫无疑问,一切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人都会支持设立汉字节的。
  的确,与世界上任何文字不同的是,汉字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在承载人类文明发展方面有着其它一切文字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作用。
  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已经延续和使用了5000多年。这除了说明汉字本身的魅力,也说明了它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汉字是人类唯一的一种形声字,兼顾了满足视觉和听觉的两重作用。注重形象美和结构美,也就成为汉字最突出的特点。随手拈出一个字来看,比如字,三条流动的线条,仿佛一河清波,在你的眼前静静地流淌,美丽而有意境。汉字的这种美感,是其它任何拼音文字所无法相比的。不管是甲骨文、金文,还是后来的真草隶篆,汉字都具有令人愉悦的欣赏性。这些都体现了老祖宗在创造文字时,一直坚持这样的法则:可以观赏玩味。
  满足听觉,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舒服惬意,是汉字的又一个特征。汉字是单音字,配有四调,读起来阴阳顿挫,轻重舒缓,有强烈的音乐感。听说话,也有一种听音乐的享受。
  讲究形和声的完美结合,已成为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的审美追求。这样的文字,似画似歌似舞,兼有了其他艺术种类的许多特点,本身也就成为了精湛的艺术品。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它把汉字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因此,汉字作为载体,承载的文化艺术,也就有了独特的美感和艺术效果,有了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文艺创作的追求,这就是讲究意境。诗情画意,是中国文学和美术的一个鲜明美学追求。有一种说法是,诗书画不分。所以,作为一种为人们钟爱的艺术,中国汉字和诗画一样,是不会消失的。
  现在,汉字越来越为世界更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世界有四大古文明,即中国、印度、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但是,除了中华文明,其他三个古文明已经断裂,这的确和他们的古文字使用断裂有关系。为什么中国汉字一直能沿用至今呢?从文字本身讲,它的美感、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主要的,但也和运用文字的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关系。中国幅员辽阔,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其间广大平坦,这养育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封闭、自给自足,是这种文明的特点,这种生存环境有意无意地保护了本民族的文字、语言。这个事实我们应当承认。今天,我们的经济发达了,和世界交往增多了,但是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也相应增强了,因此也就继续保护了汉字,使其没有发生断裂。正是由于汉字几千年的延续和使用,以及由其承载的辉煌文化,让人们感受到了汉字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强化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促进汉字日臻完美,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的科学、经济、文化的进步服务,是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懈努力的长期工作。而设立汉字节,无疑是一条具体有效的途径。
   保护汉字,需要走出两个误区。一个是把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看作是对汉字的保护。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文字演化的规律是由繁到简,强化科学性和实用性。汉字改革基本上遵循了这一规律,因此才有了今天非常广泛的普及应用。但是,实行繁简通用,也不失一个满足各方需要的好办法,但需要对繁简字体的使用规定明确的范围,避免混用带来的混乱。学校也可以指导学生适当学习一些常用繁体字。二是要求合并同音字,或用拼音字母取代汉字,这违背了汉字的演变规律,也是行不通的。各民族文化只能融合,不能取代。但是,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优秀的文化,使我们的文化更具世界性,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字。
  发展经济,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是保护民族文字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只有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的文字也才能被更广泛的重视和使用。所以,要用文字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只有以我们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扩大汉字的影响,进而保护汉字。
  我们迫切期待热爱汉字的所有朋友,利用网络、平面媒体等一切渠道,推波助澜,摇旗呐喊,为争取早一天设立中国汉字节尽一份努力!
                                              2009年4月9日19时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联系电话:0478-8655786 Email:bynrswl@126.com 地址: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西区写字楼7楼
技术支持:巴彦淖尔市政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联系电话:0478-8655532